首页 / 院系成果 / 成果详情页

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肝功能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  期刊论文  

  • 编号:
    4cb88221-1e40-46ef-bda9-ff3cd9ea9e72
  • 作者:
    孔文丽;杨以良;徐洪芹;彭姗姗;华瑞;潘煜;牛俊奇
  • 地址:

    [1]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

  • 语种:
    中文
  • 期刊:
    吉林大学学报(医学版) ISSN:1671-587X 2016 年 42 卷 1 期 (99 - 103) ; 2016/1/28 0:00:00
  • 收录:
  • 关键词:
  • 摘要:

    目的:观察干扰素α2b(INF-α2b)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(CHC)患者肝功能变化的特点,探讨不同病毒学应答模式与肝功能的关系。方法:选取CHC患者264例,给予INF-α2b500万U,隔日1次皮下注射;利巴韦林15 mg·kg-1,每日1次口服,疗程48周。检测不同时间点(基线,治疗12、24、48和72周)患者HCV RNA定量和肝功能等指标。根据转归情况,将患者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(SVR)组、治疗中反弹组、复发组和无应答组,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及与应答的关系。结果:264例患者中171例(64.8%)获得SVR,37例(14.0%)治疗中反弹,47例(17.8%)复发,9例(3.4%)无应答。与治疗中反弹组比较,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水平轻度升高的患者较ALT正常的患者易获得SVR(P<0.05)。经抗病毒治疗,4组患者血清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)均下降,且12周时下降最明显,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治疗中反弹组患者在48周时ALT和AST回升,复发组患者停药后24周时ALT和AST回升,直至停药后24周SVR组患者的ALT和AST可维持稳定。与治疗中反弹组比较,SVR组患者在12周时ALT和AST下降更明显,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,无应答组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始终高于SVR组、复发组和治疗中反弹组(P<0.05)。与治疗前比较,SVR组患者在12周时总胆红素(TBIL)和直接胆红素(DBIL)水平较其他时间点明显下降(P<0.05),直至停药后24周可以维持稳定。在治疗24周时,无应答组患者血清TBIL、DBIL水平明显高于SVR组和治疗中反弹组患者(P<0.05)。结论:CHC患者基线ALT水平可能与病毒学应答有关。CHC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改善,尤其SVR患者改善更明显,随着病毒的复发或反弹,转氨酶会再次升高。

  • 推荐引用方式
    GB/T 7714:
    孔文丽,杨以良,徐洪芹, 等.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肝功能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 [J].吉林大学学报(医学版),2016,42(1):99-103.
  • APA:
    孔文丽,杨以良,徐洪芹,彭姗姗,&牛俊奇.(2016).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肝功能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 .吉林大学学报(医学版),42(1):99-103.
  • MLA:
    孔文丽, et al. "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肝功能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" .吉林大学学报(医学版) 42,1(2016):99-103.
浏览次数:7 下载次数:0
浏览次数:7
下载次数:0
打印次数:0
浏览器支持: Google Chrome   火狐  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(8.0+极速模式) 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