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院系成果 / 成果详情页

104例真菌感染早产儿临床分析  会议论文  

  • 编号:
    d50cf2e5-58a2-45d0-b4d6-d3bcde20e19f
  • 作者:
    刘田田
  • 作者单位:
  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
  • 语种:
    中文
  • 会议名称:
    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
  • 会议地点:
    北京
  • 收录:
  • 关键词:
  • 摘要:

    目的:分析早产儿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,为其及时有效诊治提供依据。方法:对医院2009年1月1日-2011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3520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研究,分析患儿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、高位因素、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、真菌病原菌谱、药敏结果及预后。结果:3520例早产儿中确诊真菌感染104例,104例患儿中出生体重(BW)<1500g的39例,病死率为38.5%(15/38),胎龄(GA)<32周的63例,病死率为22.2%(14/31),真菌感染集中在7月份到第二年2月份,占全年真菌感染的96.2%(94/104);91例应用广谱抗生素,其中71例使用时间≥7天;75例接受PICC,46例置管时间≥14天;100例输注脂肪乳,其中47例使用时间≥30天;31例使用激素。血培养提示白假丝酵母菌54例。66例白细胞计数≥10×109/L,62例患儿血小板≤100×109/L;68例患儿CRP在3-40g/L.药敏结果84.6%(88/104)患儿对氟康唑敏感,59.6%(62/104)患儿对两性霉素B敏感,104例起初均予氟康唑治疗,其中1例因疗效欠佳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。结论:低出生体重儿、夏秋冬季、使用广谱抗生素、机械通气、静脉内插管、胃肠道外营养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是早产儿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。病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,临床表现多不典型,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及CRP升高、血小板降低。大部分真菌对5-氟胞嘧啶及氟康唑敏感,常用抗真菌药为氟康唑。

  • 推荐引用方式
    GB/T 7714:
    刘田田, 等. 104例真菌感染早产儿临床分析 [J].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,2013.
  • APA:
    刘田田.(2013).104例真菌感染早产儿临床分析 .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.
  • MLA:
    刘田田, et al. "104例真菌感染早产儿临床分析" .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(2013).
浏览次数:6 下载次数:0
浏览次数:6
下载次数:0
打印次数:0
浏览器支持: Google Chrome   火狐  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(8.0+极速模式) 
返回顶部